《认知觉醒》之焦虑的根源
《认知觉醒》一书中告诉我们:
焦虑是你的老朋友了,它总是像背景音乐一样伴随着你,我们虽然对它极为熟悉,却从来不知道它究竟是谁。无论个体还是群体,人类的安全感都源于自己在某一方面拥有的独特优势:或能力,或财富,或权利,或影响力。
到底什么是焦虑呢?
《认知觉醒》说:焦虑的原因有两条:想同时做的事很多,又想立即看到效果。
王小波说:人的一切痛苦,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。
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观点: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,又极度缺乏耐心。
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引起的。
急于求成,想同时做很多事;
避难趋易,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。
这才是焦虑真正的根源!
焦虑是人的天性,千百年来所有的人都一样,这是人的默认设置,只是进入现代化信息社会后,由于生活节奏变快,竞争压力变强,这种天性被放大了。所以,我们没必要自责和愧疚,也没有必要与天性较劲,而应想办法看清背后的机理并设法改变。
焦虑的几种形式:
第一,完成焦虑。
总是把自己的日程安排的太满,每天都或者截止期限前面,想做的事情很多,时间根本不够用。
第二,定位焦虑。
如果在零基础阶段就直视该领域的能人们现在的所作所为,不焦虑都不可能。错误的定位只会让人觉得一切都来不及了,事实上,这根本就是错误的对标。
第三,选择焦虑。
有时候选择太多也会让人陷入焦虑。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,最后把时间都浪费在了摇摆不定上,静不下心做最重要的事情,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。人喜欢唯一性和确定性,面对多元和不确定,靠天生的习性怕是很难应付。
第四,环境焦虑。
有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些外在的环境限制,比如:因家庭、工作的影响,有些事想做却做不了,还有些事情不想做却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做。这种低效或无力有时也会让人抓狂。
第五,难度焦虑。
有些书就是很难读,有些文章就是很难写,有些知识就是很难懂,有些技能就是很难学。。。。。真正能让你变强的东西,其核心困难是无法回避的,不下决心与之死磕,始终在周围打转,时间越长越焦虑。
推荐书籍指数:★★★★★
↓↓↓↓↓微信扫一扫小程序码购买正版书籍↓↓↓↓↓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
-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